现在的温兆伦好像老实很多,偶尔搞点抖音小视频,或者到三线城市演出,但是也敛财不少,目前他已经66岁了,老人家了,还火个屁啊。究其原因,主要是现在追剧、买电影票的主力已经成了90后、95后,甚至是00后,大家对过去的“偶像”不再那么热衷了。
1、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如果你知道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字,而你又不是学者,那么你肯定多少看过一点《百家讲坛》。话说当年百家讲坛也是真红火,捧红了一大批电视学术明星,带动了全民读史的热潮,这些学者的书、光盘一时之间炙手可热,赚得盆满钵满,但大概从2009年左右,《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最近趋于平稳,是人们都看腻了吗?也不全是。
在2015年左右于赓哲老师的微博上澄清了百家讲坛收视率跌入谷底的谣言,当年平均收视率在0.2左右,根本没淘汰的可能,现在录制计划已经拍到明年了,不高但也不低。整体来看确实风光不再了,要知道这个节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保持央视10套收视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学术明星,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事件,
搬搬手指头,易中天、于丹、郦波、王立群、蒙曼等一大批学术明星都直接受益于《百家讲坛》的收视红利,但这种专家清口相声式的宣讲在媒介较为单一的时期还可以占得头筹,但如今却大不一样。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文章、问答、梨视频动历史等大量自媒体平台活跃在网络世界,历史知识的获取、传播更为廉价,其中不乏优秀作品,
传统的宣教和政治史、军事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口味。大家确实是审美疲劳,听腻歪了,从2013年前后国内多家出版机构集中引进了大批海外优秀的历史科普类作品,点燃了非虚构社科、历史作品的新时代。一时之间《纵乐的困惑》、《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维梅尔的帽子》、《天国之秋》、《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人类简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等书强劲盘踞新书畅销榜和预售榜单,
这些国外汉学家、记者、传记作者为主体的写作群体的特色是语言平和易懂,文笔流畅,视角独特新颖,一时之间拥趸甚多。目前国内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后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国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欧洲史、世界现代史系列、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都不断花样翻新,更新刺激了国内优秀历史读物的翻译引介,
在此基础上,部分读者的口味提高了,素养提升了,以往的快餐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这些作品因为其装帧精美、内容优质、活动策划细致而广受好评,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视 签字售书模式。更为影响深远的则是2016年以来的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许多平台推出了有声书,解放人们的眼睛,同时也打造了很多名家历史课,这些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加个人化,服务周到,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工作节奏和学习习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百家讲坛》后期发展过程中思路的走偏,为通俗而通俗,甚至不惜歪曲史实,罔顾细节,割裂了严肃学术研究的基础,弱化了人们对其信任,(代表事件是北大学生对于丹的排斥。)参考资料:1、https://www.so.com/s?ie=utf-8
文章TAG:不火 思埠 温兆伦 感觉 思埠现在怎么不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