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一扒,网友刚扒完一位明星的论文造假,又一位
微商凑上来了。结果一扒拉,所谓阿里前女高管,其实是在阿里旗下的部门旗下的部门工作过的一名管理层员工;所谓与马云的合影,阿里活动时蹭来的。这一点跟国内很多做微商花钱蹭奥巴马的合影有所区别,表明人家确实在阿里干过,而且在商界尤其微商界,马云的知名度盖过奥巴马,这是事实。
所谓百万年薪、千万期权,真假有待下回分解了。但是这恰恰给人们梳理微商女与阿里的这层关系提供了素材。一个已经足以让千万人羡的职位、收入,却卷铺盖走人了。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万一实现的理想”在她身上出现并兑现了?那么这个理想的载体是什么?看看这场扒皮的经过就基本有数了。
微商王晗,本来是想蹭情人节卖产品的,结果蹭大了。自称两年前的今天是阿里年薪数百万、期权超千万的女高管,自己之所以选择从阿里离职,是为了创业,要打造一系列不输国际大牌、价格仅有它们十分之一的美妆产品。
放着百万年薪、千万期权不要,奋不顾身跳进卖面膜的微商大军中去折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是混不下去的无可奈何“权”落去,还是真有一款不输国际大牌的美妆产品存在?继续扒,扒完发现,这款产品多年前就遍地代工厂了,成本甚微,还含包装打商标。所谓国际大牌原料供应,只是一个小公司。所谓有自己的科研团队,却是外包公司的产品。满满的,都是微商用滥了的套路。
在蚂蚁金服副总裁亲自委婉地在朋友圈轻轻扒了一下之前,王晗正在为她精心包装创下的战绩而自喜——文章首篇收到2万多阅读,阅读总数突破10万+、当天实现超600单交易。
然而暖意没捂暖,寒意袭来了。可能是看不惯曾经的手下消费阿里及马云,也可能是意识到过度包装下的微商会影响阿里的口碑,蚂蚁金服一位副总裁在朋友圈半是明示半是暗示并提醒这名微商,“吹牛逼要有个度”“那些合影怎么来的自己没点儿数吗”,结果没想到这篇面膜产品推销文,这回真蹭足了阿里大IP的流量,刷屏如潮,笑骂亦如潮。
阿里有脸不给蹭,还把这微商精心包装的面膜给撕了,这回怼,怼出了春节过后的新头条。有人说阿里对前员工太狠,也有人将此总结为微商总是在心里把自己活出最完美的代表性案例。总之损谁的都有。
但最不经损的还是卖面膜的微商。本来以为就蹭个阿里的流量,以为不会被阿里的高管发现较这个真,没想到被扒了。于是这位被扒的微商立即翻脸,发朋友圈说“被狗咬了”,“想斗胆请马云老师评评理”,这给不明事理的人们制造了一种主人公确实跟马云走得很近的感觉,实际上是往马云身上又蹭了一把。
其实蚂蚁副总裁前一次的回应是蛮节制的。真识相点的,不怼也罢了。但蹭一把却被撂了一脚的这位,大有愈挫愈勇之势。其实也是没路走了,干脆就地撒泼。这让蚂蚁副总裁颇觉不爽,回敬道——不要再蹭马老师了,“你真的确定他认识你”?
从“战术”上来说,事已至此,微商这时候要的就是一轮一轮的热度。这叫一不做,二不休。而且给外界容易造成微商所指的“个人恩怨”之误会。但是从阿里的战略角度来说,如此被蹭,则事关“战略”。这也是回应不好、不回应也不好的纠结之处。果然,第三轮“进攻”,此微商便搬出了马云此前一直在声称支持和鼓励员工创业的煽情牌,意思是,阿里和马云,说一套做一套。
事实上不论是微商个体的战术,还是阿里需要的战略,都需要从理念与法律的关系去梳理。理念上,阿里支持和鼓励员工创业,是有前提的,这就是马云所说的,“离开公司以后不仅仅是实现为自己赚钱,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是“很多的精力是在解决社会的问题”。显然,微商这种利用阿里的流量卖美妆产品,不是在解决社会问题,而是在解决社会对于这款美妆产品在微商宣传包装之中所表述的质量、效果,与社会消费群体的信任问题。这个责任,阿里担当不起,也没责任和义务帮她担当。
这就牵涉到法律责任问题。事实上这个“头条”怼出来之后,央视今日说法也站出来提醒商家——用人生过往的经历为创业做铺垫,也属情理之中。但是做产品宣传的创业者们,创业不易,还请自律。此中援引法律专家的分析,一,涉及到名人的肖像权;二,创业者刻意美化的简历,使许多消费者误信该创业者有这样的实力,纷纷购买其产品,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或欺诈行为。
这是正解。也应该是蚂蚁金服副总裁亲自站出来提醒并警示前员工过度蹭流量的考量所在。副总裁的回应,因为给外界看来是质疑她的诚信。而作为一个想在微产圈里混点名堂的商家来说,这是最脆弱的一面。这就像哪壶不开提哪壶,等于把这张面膜揭开了,让人看到了素颜的一面。于是乎,激励出对方一轮一轮“绝地反击”的斗志,对方期待的是“各损八百”的情况下,虽输也赢。
中国社会向来同情弱者,微商决计把阿里的流量蹭到底,是想顺势导出一场“连续剧”,以便卖出更多的面膜。但道义的上风,并不能由强与弱的对比关系来简单评判。很简单的逻辑关系是,一个人曾经的身份和经历,只要表述的是事实,那么这个事实就是客观存在的,本质上并不存在蹭与被蹭的关系。它可以与现在的职业、产品构成关系,也可以不构成关系。但与这个产品的质量、效果,没有关毛钱关系。但是夸大其辞的身份和经历,尤其“有图有真相”的呈现过往与事实出入太大的行为方式,却是构成产品促销导向关系的,它等同于让自己今天的产品,让过往的东家在背书,但是在老东家眼里,有些背的是书,有些背的可能就是一只锅。
蚂蚁金服副总裁出面“扒皮”,显然属于不愿让阿里背锅的撇清责任关系,某种意义上这是提醒并告知社会消费者群体的,未必是完全针对一名前员工、现微商。因此虽然副总裁解释称是“个人行为”,但也是对阿里企业形象如同羽毛一样的呵护,对消费者群体负责任的表现。所谓“个人恩怨”,则是微商需要另一张面膜覆盖被揭的另一张面膜时的借口而已。这一点,旁观者无需做多少的脑补。
有企业考核的末尾淘汰制,有一言不合就走人的理念与理想分歧。企业有员工走人,很正常。从阿里离职的前员工、包括前高管,数目不是太多。而蹭点过往经历的,也不会太少。但君子有过往,再辉煌,却也蹭之有道、蹭之有度。点到为止就行、恰到好处就够。不能编着造着蹭,更不能把自己的产品风险和经营法律风险往老东家身上蹭,而且蹭这么多。阿里有人出面还原部分真相,不是东老家的流量不让“蹭”,而是防止坚守的形象羽毛被“薅”。这跟谁强谁弱无关,仅跟诚信与社会责任有关。围观者不能由着被打脸的一方把话题能扯多远就扯多远。对方扯的不是话题,而是面膜被揭之后上来就揪的另一方在的头发。
本图文来自互联网转载,如涉及侵权请告知,立即做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www.mingluba.com)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 欢迎联系客服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